談著作權.版權.出版權與製版權 - 台灣法律網-律師事務所
談著作權.版權.出版權與製版權 - 台灣法律網-律師事務所
談著作權、版權、出版權與製版權四者,是著作權法上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名詞。長久以來,許多人把「著作權」和「版權」混為一談,也有人認為「版權」就是「出版權」,更有人分不清楚「出版權」與「製版權」有什麼不同。坊間的書籍底頁,不管有沒有註冊,都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八個字;甚至於一些抄襲他人的著作物,也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究竟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具有什麼意義,恐怕作者自己都弄不清楚。
英文的「Copyright」一語,英漢辭典都把它翻譯為「著作權」及「版權」。換句話說,「Copyright」是著作權,也是版權。東華書局編的牛津辭典在Copyright下面,有下列註解:「著作家或作曲家,或由其所委託的代表,在一定年限以內對於其著作物所獨享的法定權益,如印刷、出版、銷售、廣播、上演、拍片或錄音」。依照這個註解,著作權和版權的概念似乎是一致的。
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版權」這個名詞。由於著作權法和民法中提到「出版權」,因此有人認為「版權」就是「出版權」。既然「出版權」不同於「著作權」,所以「版權」也不是「著作權」;「著作權」的範圍比較廣,「出版權」和「版權」的範圍比較窄。
我國現行法律既沒有「版權」這個名詞,何以一般人都開口閉口「版權」?這是因為「版權」一語已經沿用很久。民國初年我國曾制定「版權條例」,商務印書館也翻譯一本洋書,叫做「版權考」。我國的「版權」名稱是沿襲日本的;日本在明治二十幾年左右曾制定「版權條例」和「版權法」。因為當時所保護的著作人的權利,主要是在圖書出版方面,所以著作人在著作物的權利就稱做「版權」。到了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日本參加世界著作權保護合法的伯恩公約(Berne Convention)後,修改法律,將保護著作物的範圍擴大到藝術、音樂方面。所以保護著作人權利的法律,不再叫做「版權法」,而稱作「著作權法」。著作人的權利,也不再叫「版權」,而稱「著作權」。直到現在,日本學者的書上,已經沒有人提到「版權」了。日本書籍的底頁,也不寫「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國書籍的底頁習慣上寫這八個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不寫也不會損失什麼權益。例如瓊瑤的小說──「海鷗飛處」的底頁上寫「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有人將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她難道就不追究了?再說,如果書籍不到內政部註冊,根本就沒有「版權」,在刑事上無從追究,在民事上也很難追究。
著作權的內容相當廣泛,出版權只是其中的一個權能。著作權主要可分為「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兩種權利。著作人格權又可分為公表權、姓名表示權及同一性保持權等三種權利。別人隨便改原著作人的姓名,歪曲、增刪原著作物的內容,這都是侵害著作人格權的。著作財產權的內容有發行權、出版權、上演權、演奏權、上映權、演述權、播送權、實施權、翻印權及改作權等十種權利。「出版權」是依印刷術或其他機械或化學方法,將著作物複製為文書或圖片而發售頒布之權利;在整個著作權法上,只是一項小權利而已。所以「出版權」與「著作權」兩個觀念,實在有必要嚴加分別。
至於「製版權」,是相當新鮮的名詞,不僅外國沒有,我國也在民國五十三年修正著作權法的時候才新加進去的。製版權規定在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無著作權或著作權年限已滿之著作物,經製版人整理排印出版繼續發行並依法註冊者,由製版人享有製版權十年。其出版物,非製版所有人,不得照像翻印。」因此,「製版權」和「出版權」不同,「製版權」是針對沒有著作權的著作物重新排版取得之權利,不像出版權本身就是著作權中的一項權能。還有,「製版權」受到侵害,也不能依著作權法打民事或刑事官司,僅能由主管機關沒入出版物或銷毀製版。當然,在解釋上應該可以依民法侵權行為請求賠償的。
製版權的制定,在立法院曾爭執很久。在外國沒有製版權,而以編輯著作物(Compilations)來達到類似的保護目的。製版權不同於編輯權,製版並沒有著作人的創作過程,編輯卻是著作物產生的一種方法;就該編輯物而言,編輯人應被視為著作人加以保護,而賦與編輯著作權。製版權不是著作權內容的一部分,是否應該在著作權法中訂定,實在要重新考慮。
文化是一種沒有煙囪的工業。在未來,文化的輸出,不僅是政治發展所需要,也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但我們在期待文化大量輸出之前,實在有必要先確立本國著作權制度。因此,我們希望這次著作權法的修訂能夠周密完善。否則光談「文化輸出」與「文化建設」,總覺得不很具體實在!
(原載「大時代」雜誌第二卷四期,六十九年四月)
(本文出自蕭雄淋律師著「著作權法之理論與實務」七十年六月初版)
談著作權.版權.出版權與製版權
文 / 蕭雄淋律師
【台灣法律網】
談著作權、版權、出版權與製版權四者,是著作權法上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名詞。長久以來,許多人把「著作權」和「版權」混為一談,也有人認為「版權」就是「出版權」,更有人分不清楚「出版權」與「製版權」有什麼不同。坊間的書籍底頁,不管有沒有註冊,都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八個字;甚至於一些抄襲他人的著作物,也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究竟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具有什麼意義,恐怕作者自己都弄不清楚。
英文的「Copyright」一語,英漢辭典都把它翻譯為「著作權」及「版權」。換句話說,「Copyright」是著作權,也是版權。東華書局編的牛津辭典在Copyright下面,有下列註解:「著作家或作曲家,或由其所委託的代表,在一定年限以內對於其著作物所獨享的法定權益,如印刷、出版、銷售、廣播、上演、拍片或錄音」。依照這個註解,著作權和版權的概念似乎是一致的。
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版權」這個名詞。由於著作權法和民法中提到「出版權」,因此有人認為「版權」就是「出版權」。既然「出版權」不同於「著作權」,所以「版權」也不是「著作權」;「著作權」的範圍比較廣,「出版權」和「版權」的範圍比較窄。
我國現行法律既沒有「版權」這個名詞,何以一般人都開口閉口「版權」?這是因為「版權」一語已經沿用很久。民國初年我國曾制定「版權條例」,商務印書館也翻譯一本洋書,叫做「版權考」。我國的「版權」名稱是沿襲日本的;日本在明治二十幾年左右曾制定「版權條例」和「版權法」。因為當時所保護的著作人的權利,主要是在圖書出版方面,所以著作人在著作物的權利就稱做「版權」。到了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日本參加世界著作權保護合法的伯恩公約(Berne Convention)後,修改法律,將保護著作物的範圍擴大到藝術、音樂方面。所以保護著作人權利的法律,不再叫做「版權法」,而稱作「著作權法」。著作人的權利,也不再叫「版權」,而稱「著作權」。直到現在,日本學者的書上,已經沒有人提到「版權」了。日本書籍的底頁,也不寫「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國書籍的底頁習慣上寫這八個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不寫也不會損失什麼權益。例如瓊瑤的小說──「海鷗飛處」的底頁上寫「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有人將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她難道就不追究了?再說,如果書籍不到內政部註冊,根本就沒有「版權」,在刑事上無從追究,在民事上也很難追究。
著作權的內容相當廣泛,出版權只是其中的一個權能。著作權主要可分為「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兩種權利。著作人格權又可分為公表權、姓名表示權及同一性保持權等三種權利。別人隨便改原著作人的姓名,歪曲、增刪原著作物的內容,這都是侵害著作人格權的。著作財產權的內容有發行權、出版權、上演權、演奏權、上映權、演述權、播送權、實施權、翻印權及改作權等十種權利。「出版權」是依印刷術或其他機械或化學方法,將著作物複製為文書或圖片而發售頒布之權利;在整個著作權法上,只是一項小權利而已。所以「出版權」與「著作權」兩個觀念,實在有必要嚴加分別。
至於「製版權」,是相當新鮮的名詞,不僅外國沒有,我國也在民國五十三年修正著作權法的時候才新加進去的。製版權規定在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無著作權或著作權年限已滿之著作物,經製版人整理排印出版繼續發行並依法註冊者,由製版人享有製版權十年。其出版物,非製版所有人,不得照像翻印。」因此,「製版權」和「出版權」不同,「製版權」是針對沒有著作權的著作物重新排版取得之權利,不像出版權本身就是著作權中的一項權能。還有,「製版權」受到侵害,也不能依著作權法打民事或刑事官司,僅能由主管機關沒入出版物或銷毀製版。當然,在解釋上應該可以依民法侵權行為請求賠償的。
製版權的制定,在立法院曾爭執很久。在外國沒有製版權,而以編輯著作物(Compilations)來達到類似的保護目的。製版權不同於編輯權,製版並沒有著作人的創作過程,編輯卻是著作物產生的一種方法;就該編輯物而言,編輯人應被視為著作人加以保護,而賦與編輯著作權。製版權不是著作權內容的一部分,是否應該在著作權法中訂定,實在要重新考慮。
文化是一種沒有煙囪的工業。在未來,文化的輸出,不僅是政治發展所需要,也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但我們在期待文化大量輸出之前,實在有必要先確立本國著作權制度。因此,我們希望這次著作權法的修訂能夠周密完善。否則光談「文化輸出」與「文化建設」,總覺得不很具體實在!
(原載「大時代」雜誌第二卷四期,六十九年四月)
(本文出自蕭雄淋律師著「著作權法之理論與實務」七十年六月初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