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acebook行銷




2016看似已經是 Facebook 發展的顛峰期了,不過Facebook粉絲專頁和廣告依舊持續興盛著,當企業考慮要投入社群行銷之時,他們腦袋瓜中想得到的第一件事情可能還是 Facebook,同時投資於 Facebook 廣告的機率仍然相當高。

原因是多方數據與媒體報導皆顯示 Facebook 依然處於增長狀態,其中 Facebook 官方還透露出兩個非常重要的訊息:
  • 在2016年9月,Facebook擁有的廣告客戶已經超過了400萬
  • Facebook 2016年全球廣告收入預計將超過232.1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的廣告平台商(第一目前還是非老大哥Google莫屬)

在未來一年中,Facebook 對網路行銷肯定仍然有莫大的助益,但官方有什麼明確發展策略實在說不準,我也沒特殊管道能獲取秘密資訊。不過,以下我所列出的這五件事情是現階段與未來企業都不可忽略的執行重點與任務。

1、影片行銷大大推一把
影片行銷早就不是什麼新口號或趨勢了,但目前為止,被企業視為發展重點的程度並不高,經常是掛在嘴邊,但所做的相關事情卻很少。

自2014年以來,Facebook 一直在推動、改良影音功能,而有了現在的自動播放、連結點擊、輕影片製作、個人直播…等等,這凝聚了更多訪客注意力與創造應用性,間接獲得更好的觸及效果。

許多品牌已經開始在影片和直播上投入資源、預算,雖然這比例相對還是較低的,但是創辦人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曾經這麼說過:人們正在創造和分享更多影片,我們認為影片只會變得更加重要,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

而這就是為什麼 Facebook 持續不斷地優化影片和呼籲廣告主多使用影片的原因,這也是品牌相對更容易表達自己和更豐富的方式。

2、Facebook 直播應用熱潮更加溫
Facebook 直播權限的改變,已經讓平民百姓、人人都能開始使用了,估計會有更加明顯的使用熱潮和功能會不斷推陳出新。

Facebook 直播目前使用方式大多用於現場Live、電腦畫面轉播和投票,或許之後應用性會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和方式,讓直播能扮演更好的行銷工具角色。

當發展到足夠成熟後,對於平台官方來說,直播或許也是一個能增加獲利的大好機會,至少目前看來可以做為自訂受眾的來源方式,將廣告投放給參與過直播的受眾群。

3、行動上網更上一層樓
根據 Facebook 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每月活躍的 Facebook 移動用戶高達10.55億。

再者,在2016年第二季,行動廣告收入已佔總銷售額84%,高於去年同期的72%。而行動上網用戶和影片正是推動 Facebook 廣告收入增長的關鍵之一,在2017年,這個數字預計將會再度攀升。

因此,目前看來行動上網還沒停止成長和發展,若你真正想做好網路行銷、提升效益,那麼你必須重視這一點,並落實規劃與優化改善,而不是早知道卻老是沒做到。

4、自訂受眾是創造利潤最佳來源
如果你期望透過 Facebook 推動銷售或獲得潛在客戶為目標,你需要的不只是有個粉絲專頁,這真的只是基本中的基本,你甚至非常有需要擬定部分資金作為廣告預算。

而以廣告投放的切入點而言,強烈建議建立自訂受眾名單,也就是把預算花在更有明顯意圖的訪客身上。當預算不如大企業般龐大的時候,自訂受眾是一個相對更值得優先考慮使用的條件,也是一個值得建立的資產。
自訂廣告受眾
除了創造更細分化的自訂受眾名單之外,你還需要根據受眾的差異提供個別化的內容和使用體驗。

5、善用 Messenger 提升線上體驗
Facebook Messenger 全球擁有大約10億的使用者,在這一個龐大的使用量之下,官方要讓 Messenger 不只是被當作一般通訊工具,而是企圖要使它占據重要的一席之位,真正成為客戶心中的一大行銷利器。

目前粉專的回覆小幫手雖然應用性很低,但 ChatBot聊天機器人可就不同了,這是一個可以更有效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線上客服的重要應用。對於企業也是一大利多,既不用花大錢額外開發 APP、尋找使用者,也能與 Facebook 用戶無縫接軌。

像 Uber 就透過 Messenger 落實於叫車服務,Timmy Hilfiger、Burberry、CNN、華爾街日報…等各大知名品牌也強化所需要的線上服務,讓 Messenger 小兵立大功。不過這並不是大企業的特權,而是Bots立下的汗馬功勞。
Uber Bots
目前使用 Bots 雖然牽涉到技術困難度,對於不具有技術能力和外包資金有限的企業主來說,還是可以透過應用工具達成目標的,只是相對應用程度較低。

行銷人看過來!2017年經營Facebook粉絲團,你需要注意這三件事

2017.02.02 by 

Shutterstock
2017年會是許多企業進入反思的一年,汲汲營營追求「紛絲數」、「按讚數」、「分享數」甚至比較進階的「互動率」會逐漸淡化,關鍵績效指標將務實地導向社群平台的經營初衷 ――獲利。

2009年開心農場在台灣一夕爆紅,大家都在偷菜的同時,已經把個人資料都輸入Facebook平台中,七年來全台灣有一千七百萬以上的Facebook帳戶,大大小小的企業、公司行號與各式組織,一窩蜂在此獨佔社群行銷領域的社群平台上創造「粉絲頁」。
但七年過去,「粉絲頁」真正的價值有沒有出來?這麼多人力、物力、預算投入平台中,是否真的產生足夠經濟效益?2017年會是許多企業進入反思的一年,汲汲營營追求「紛絲數」、「按讚數」、「分享數」甚至比較進階的「互動率」會逐漸淡化, 關鍵績效指標將務實地導向社群平台的經營初衷 ――獲利 。

長尾社群思考:而非只戮力經營自己的粉絲

臉書真正的價值,並非是讓企業品牌累積粉絲與免費推播廣告訊息,也非增進一對一互動(即便是大品牌也沒資源一天到晚跟幾萬粉絲一對一互動),而是臉書平台具備全世界最精準的「分眾」能力(Segmentation)。
在台灣平均每個人加入/按讚的粉絲頁多達200個,每個人的朋友也將近200個,因此,戮力經營自己的粉絲團,只會墮入自然觸及下降的漩渦中(目前大約只有2%-6%之間,比起2013年以前動輒能做到14%~20%的好時光已過),而在「內容為王」的經營鐵律下,演變為努力博取分享與按讚,但對於品牌/產品的連結度產生巨大的鴻溝,近期例子可參考全國電子感人落淚的微電影廣告【阿公的電視機】,雖然討論度極高,但當問到是否願意因此去全國電子買電器,網路族群大部分皆回答「不會,還是會先上網比價。」為了避免此種內容浪費,往後需帶入更多「臉書分眾能力」思考。
GSO
「分眾」即是多采多姿的興趣社團、部落客/名人/產品粉絲頁,就如2004年由Chris Anderson發表的「長尾理論」,臉書世界更是長尾理論的具體呈現。
臉書的分眾能力,強大到甚至有單一型號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社團,社團人數更高達上萬,例如Panasonic的麵包機,愛好者進入專屬社團,主動分享食譜與使用方式的文章高達數千篇,互動與觸及之熱烈程度遠遠高與Panasonic自身粉絲專頁。
gso
如何合作/經營/投遞廣告在屬性相契合的粉絲團/社團,才是往後經營臉書的重要關鍵,因為長尾效應的關係,我們以全國電子為例,這個案子如何透過「分眾」概念強化?首先結合跟影片關聯性更強大的促銷案讓話題延燒, 例如:「帶阿公到店裡再打9折」、「幫阿公買家電,就送XX禮物、XX服務、XX賀卡、XX優惠。」(註: 現有的甲地買、乙地送其實不錯,但直接帶出「阿公」連結性可以更好,或許之後全國電子也有相關活動規劃,我們拭目以待。)
再透過與屬性相合的粉絲團,透過小額的廣告採買將訊息精準放送出去,必定能強化網路消費者進一步去自家的電商平台/實體門市購買的慾望。
gso

委外(Out Source)vs. 自營(In House)

「該委外網路行銷公司(Outsource給Agency)還是內部養人自己經營(In House)?」
幾年前大家處於毫無概念的摸索階段,眾多品牌跌跌撞撞,想盡辦法辦法找平衡點。2017年此問題會浮出檯面,主因為行銷公司代操的價碼大為提高,從早期的一個月四~六萬就有人接,現在Agency Fee從每月10萬~80萬不等,算一算大品牌一年花個四百至八百萬都有可能,但一個全職小編可能月薪只需有三萬~五萬,搭配眾多行銷公司訓練出的社群人才,請四人小團隊一年人事費用大概三百~四百萬可以支應。
而Agency不但每篇素材,每個行銷案都要算,且組織內就也需要管理外包的人員,因此,In House成了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社群經營模式之一。(註: 實際上是看合作項目的談法而訂。)
那到底如何選擇?還是回歸需求與成本效益。當素材產製超過每月六十篇、每月有兩檔行銷活動、每月社群廣告行銷預算超過十萬,即可考慮自組團隊。
一個In House的社群經營團隊主要構成如下:
  1. 平台規劃與行銷企劃
  2. 小編/文案製作
  3. 平面素材製作/影片素材製作
  4. 數位廣告操盤手
這邊石子也建議,雖有不少人才一人可身兼多種專長,但仍建議最少有三人全職負責社群平台的經營與維運,除了能互相備援以外,也讓後續規模擴大後的運營能更有效益。

KPI轉換:電子商務 vs. 品牌?

品牌(Branding)或電子商務(Ecommerce)?是另一個2017年臉書策略的重大議題,投入了數年的資源在臉書上,如果仍只是發產品廣告貼文、知識教學、好康促銷訊息、辦抽獎活動,還真的需要投入種資金資源在上面嗎?何況在自然觸及(Organic Reach)大幅衰退的情況下,要有效果大多需要下廣告預算。
如問社群專家高手,永遠是那句「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說到嘴破,但實際上90%的情況下,就是無法每篇內容都精雕細琢、創意無限、有梗又有料。
臉書上的粉絲頁超過數百萬,單純只是把每一家公司的粉絲頁的目的界定為品牌推廣(Branding)或電子商務(Ecommerce)太狹隘,今年所有的行銷主管需要先做一件事:重新思考社群粉絲頁的價值提供。
紛絲頁可具備以下不同的形態:
  1. 顧客服務(Customer Service):如華航粉絲頁有線上客服人員進駐
  2. 電子商務(Ecommerce):如PChome、閃電購物網、MOMO購物網
  3. 社群互動(Engagement):如餐廳、店家、網路名人、藝人
  4. 品牌推廣(Branding):如Intel、可口可樂、Burberry
  5. 商業機會(Lead Generation):如管理顧問公司、B2B商家、專業顧問公司
  6. 線上媒體(Online Media):如ETtoday、蘋果日報、國家地理頻道、數位時代
拋開紛絲人數、留言數、按讚數,先決定粉絲頁要為消費者提供何種價值?這是今年開始規劃年度計畫前的第一步。
當此決策定案,就可以接著往下發展屬於自身的KPI,細節不多說,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可以根據不同型態來找到KPI設定方式:
gso
這邊石子也特別兩點提醒:
  1. KPI可以多元組合,不需死守單一種類KPI,即便是我自己經營的粉絲團也都會採用多種不同指標一起看,完全以粉絲團的價值提供來設定。而互動率本身包含:按讚、留言、分享、點擊,瀏覽(影片)皆可視需要單獨拉出來檢視。但石子這邊仍然要提醒,KPI愈少愈容易專注,通常看「首要」、「次要」KPI即可保障社群經營的效益。
  2. 媒體廣告購買(Media Buy)指標,不盡然需要跟社群經營KPI完全一致(因媒體採買有時依行銷案的內容而定,不見得每次都跟業績有關),但彼此之間的鏈結愈強,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破同溫層很重要嗎?

「同溫層」是近幾年出現的流行名詞,絕大部分也因為臉書篩選你動態牆上的貼文內容有關,在臉書運算邏輯下,每個人動態牆上的貼文愈來愈「客製化」,只出現自己有興趣或喜歡的議題。
因此,這幾年來大批青壯年人口投入公眾議題的熱潮下,往往出現動態牆上只有自己贊成/喜歡/支持那方的言論形式,而有「同溫層效應」出現。
那粉絲專頁也會有同溫層嗎?
答案是肯定的,當你在怎麼努力粉絲數成長也猶如龜爬,基本上就進入同溫層領域,對你的粉絲頁有興趣的人大致上已底定。而此點最容易判別的即是「抽獎部隊」的人數。
臉書拚互動,一向就是留言分享按讚抽獎的形式最受歡迎,但你有沒有懷疑過,到底是不是同樣一批人在參加抽獎?如果是同一批人,那我一天到晚辦抽獎活動意義何在?
有個很簡單的方式可以驗證「同一批抽獎部隊」這個假設,網路上的免費應用程式Woobox(下圖),可以讓你把貼文留言的使用者帳號一次導入Excel中,此時只需要簡單的樞紐分析,就可以看是否多次抽獎活動的留言都是同一批人在參加。
gso
以我過往的經驗來說,用這個方式驗證幾乎有60%-80%的人都是同一批人。當此種情形發生,需要很嚴肅地看待,因為代表大部分抽獎互動活動都是在同溫層中間博取KPI值。(另一個指標,即是參加活動留言分享的人很多,但觸及人數卻異常少,此時代表抽獎部隊用專屬抽獎分身帳號來參與,因此帳號中的朋友數非常少,甚至沒有。)
突破同溫層的方式最有效的即是運用臉書廣告,將此類抽獎活動推播向不同的分眾,即可每次蒐羅不同的族群,擴大觸及的範圍。

2017年最火紅的功能:Chatbot

Chatbot 將是今年最熱鬧的議題之一,早先Facebook於2016年四月公佈Chatbot API的開放,在Message上的應用如雨後春筍冒出,但多數仍在試驗階段,真正產生之效益還待觀察。
台灣之前的「PPAV」情色影片番號/女優搜尋機器人即是一大代表作,雖很遺憾該機器人在媒體報導後遭下架,因為情色產業往往是推動新科技進入商業應用與發展的重大推手,但Chatbot的強大應用與後續延伸效益展露無遺。

others
http://www.iwant-in.net/tw/iMarketing/?p=3911

前些日子讀到Mr.6的行銷不應只是盲跟最新趨勢,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心有所感,他點出了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覺得網路行銷沒有用的問題(可惜他們沒有分享什麼才是行銷該有的系統)。一則當然是許多鍵盤行銷磚家,看到某個東西很紅,於是便把它推成超有效的東西,另一則當然是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規劃,所以可能空有流量或是曝光卻不知如何收割,所以一直都有「網路行銷無效論」,或是「XX將取代OO成為最有效的行銷方式」這種偏頗的理解。事實上不是這些行銷手法沒有用,是因為許多的磚家並不清楚各行銷工具之間的關連及互助的方式,所以帶給了客戶不正確的結論。在講了這麼多的行銷策略後,我想今天就用一個實際案例,來闡述這些所謂網路行銷的工具,是怎麼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套網路社群行銷系統的,今天的文章有點長,還請耐心觀看。
請注意,由於個人不想讓同業學習太多,為了維護舊有企業的權益,所以部分數據可能會故意讓競品造成誤解,請閱聽者著重在整體系統的思考規劃上

Step1.策略規劃的起步:AISSAS

整體系統規劃的起步,我們還是得從AISSAS這個消費者習慣說起。雖然有些專家的策略還停留在AIDA (AIDMA),但我們也不能說他是完全錯的,畢竟部分線下快銷品或消費性產品,此一策略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一個行銷系統,所以我們先從AISSAS(Attention 注意 Interest 興趣 Search 搜索/Social 社群 Action 行動 Share 分享)消費者習慣開始規劃,所以在本案例中我們會有一個這樣的基礎流程:

消費者可能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獲取到我們的資訊,進而對我們的品牌或產品產生了注意及興趣,但這並不一定表示他這個時候就會進行交易(Action),他可能會透過搜尋或是問朋友的方式,來檢視你的產品是不是真如他預期,如果真的是的話,最後會完成交易,而且在社群發達的年代,這些已成為顧客的消費者,還會在許多地方進行分享(綠色箭頭)。於是這又再引起了一波注意及興趣,這一整個流程下來就是所謂的AISSAS[1]。

這個系統到至今一直都是個人建立行銷系統的基本準則,當然如果你是做電子商務的,最下方的門店你可以改成線上網店,重點取決於:你要在哪裡把遊客收割為顧客。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會利用像是實體傳單、軟文操作、議題操作或是廣告橫幅等行銷工具來產生用戶的注意及興趣。有部分磚家會認為,粉絲專頁導入流量或是容易引起注意跟興趣,所以SEO或是SEM的策略比較沒有效益,但是這就是非系統化思考時容易產生的盲點。根據小黑個人手邊的案例綜合結論來説:粉絲專頁再怎樣大的流量,最終成交的最後一步前的用戶行為,好發於直接流量跟搜索流量。如果你有利用Google Analytics在做網站分析的時候,你可以在「轉換」-> 「多管道程序」-> 「熱門轉換途徑」中看到下方這個圖(前提是你必須設定目標)
所以為了確保所有的使用者到最後收割階段都不會出亂子,除了基本的SEO操作之外,同時我會透過關鍵字廣告的投放來避免搜索用戶的流失及用於開發新客戶,這也就是綜合的SEM策略;另外在社群平台上,除了正常的粉絲專頁經營之外,另外透過Facebook廣告來做為開發新客戶的手段,至於要怎樣去確實的收割我們晚些再討論。於是在這樣的系統下,我們很難去流失掉對我們品牌或產品已經產生注意及興趣的使用者。或許你會問:那電子郵件行銷呢?當然這也是其中一條行銷通路,但在此案例中並未採用,至於為什麼就不在討論範圍內了。

Step2. 建立媒體平台

當我們制訂好策略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把平台建立起來了。而在這個案例當中,我們總共要建立這些平台:

由於行業別跟產品特性的關係,除了主站之外,我們另外針對個別產品再細做了專題網站,而這些專題網站,有些是用次網域或資料夾格式的方式依附在主站底下,有些則是依據品牌切分另外申請網域建置之。這個策略在許多擁有不同目標族群產品的品牌來説是常被使用的。就像SONY旗下有眾多產品,其中也獨自各有各的品牌,而SONY除了主站之外,就會依遊戲機或是手機等產品線的不同而各自有獨立的網站。當然這不是必須的,如果你的產品沒那麼多,或是族群其實是差不多的時候,這樣做是多餘的。
而在部落格的建置部分,由於我們採取分校自治的行政策略,所以各分校會依其特色及著重發展重點,發展其部落格內容。由於平台性質原因,其部落格內容主軸在於快速更新一些分校訊息及各分校老師所撰寫的文章。其目的是讓該校的學生除了上課的課程之外,還有一些延伸性的內容可做補充。當然有些資訊在學生專屬後台也有,但是為了考量到學生在閱讀的便利性上,及排版上的方便及自由度,我們選擇了痞客邦作為門店部落建立的BSP,同時為了加深與學生的互動性,我們也讓教師建立個人的部落格方便與學生互動。
第三塊社群媒體部分,除了做好粉絲專頁地標的整併,讓學生可以正確的找到分校來進行打卡之外,另外依據潛在用戶的特性及需求,開闢了不同專題的粉絲專頁,以透過建立內容的方式來做分享,藉以收集對產品會發生需求的潛在顧客。就算沒有收集到,也是做到了分享的目的。但考量到Facebook內容稍縱即逝的問題,我們會把內容另外建立在非Facebook平台上,讓內容作多次的效益,所以依舊在痞客邦上建立了與專題粉絲專頁同名的部落格,讓粉絲們不管透過什麼管道都能看到我們分享的東西。此外YouTube的頻道也是特別設計建立,不過由於本計畫稍嫌浩大,目前的內容產生主要以品牌資訊內容為主。
最後一塊雖然沒有畫在圖上,但是行動版網站的建置也是建置的重點之一。如果要透過Facebook來進行導流操作,行動版的網站是絕對不可以缺少的。但在本策略系統中,我們只需要建立官網部分的行動版網站就好。因為像是利用痞客邦的平台,本身就帶有行動版的版型,所以即使是透過Facebook導流也不用擔心手機用戶的問題。而在建立專題網站的策略時,我們幾乎都採用WordPress作為架站的工具,透過插件的安裝就可以簡單實現行動版網站的產出了。如果你已經早就建立了網站,不想再花錢改版的話,可以考慮使用mobibizs或是其他服務。

Step3. 配置人員及預算編列

一整套的行銷流程,其實要讓一個人來完成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你可以找到身兼文案、經營、設計及客服於一身天才型員工,否則在這樣的平台下,我們有著這樣的配置:
在整體系統的行銷設計理念,我們還是採取內容為王作為主要的出發點,在負責生成內容的人力配置上我們就安排了三個。另外分校部落格負責產生內容的,則是由對網路有濃厚興趣的工讀生,以比較輕鬆的方式撰寫,只需要分校的主管審過即可,其他幾個平台則安插專員進行例行維護及互動,這樣的配置也是考量各平台屬性的不同及整體人力成本考量而進行的配置。由於社群媒體是一個很重內容的平台,因此所有的內容的出發由社群媒體作為第一站,專員再利用其內容作二次行銷,但部落格是屬於比較輕鬆性的平台,所以並不需要太專業的人力,只需基礎的文案撰寫能力就好(不過這中間依據企業的需求,還是有經過培訓的)。

另外在額外的行銷預算上,只比較著重在Facebook廣告來招募新粉絲以及利用關鍵字廣告來開發新客源,在過去的操作粉絲專頁的歷史中,除了在初期招募第一批粉絲之外,由於發現效果並不顯著,所以中期都只靠Facebook廣告來做為粉絲招募的策略。但這部分得仔細考慮粉絲專頁建立的特性,通常來説,以興趣或是議題式的粉絲專頁進行廣告投放會比品牌為名的粉絲專頁還要來的有效很多,但不管是怎樣的粉絲專頁,透過Facebook廣告所收集的粉絲都會遠比抽獎吸粉絲還要來的準確,而且成本也會低很多,也因此我們不需要編列任何的獎品或活動預算。所以我才會一直認為不斷的用獎品來吸引粉絲,或是用些奇奇怪怪的手段都是不合適的。

Step4. 各媒體間線上線下人流互導

雖然說O2O這個概念最近很紅,但是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實際進行操作運作中了,整體的操作如下:
我想這張圖就不想細講了,其實該講的都寫在了上面,其精神跟用意留給各位去細嚼體會。其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重點,在於我們的策略是把比較多的精力放在維護老客戶身上(這剛好符合公司既有政策),所以我們多半的活動,都是針對已經為粉絲或學生作為主要的對象,也因此粉絲或學員們更能感受到我們的用心,進而做到自然擴散的效益,因為我們知道,最好的行銷就是使用者本身的心得,也就是口碑行銷,這也是社群行銷的重要中心德目,所以在網站內容的建置上,除了具有擴散價值的內容生成外,也著重在此一面向的產出。不過本圖唯一尚未做到的,是希冀學員能夠因此而提升續課的比例,不過這部分還沒有建立起統計系統,所以沒有辦法確認是否能協助提升。

Step5. 分析評估及改進

正如前段所說,任何的行銷目標都會要有分析。一般而言就比較低成本的作法,就是善用Google工具,進行流量及使用者行為分析。也可以利用網站最佳化工具進行版面的調教,但這一部份涉及的面向實在太廣,是可以單出一本書的內容,就述小黑無法在這邊一一的講解如何進行分析評估。但我可以跟你說,整套系統的建立,是從確立目標所開始的。
說實話,這套系統並不是短期間可以建立起來的,整個團隊到磨合建立完畢,著實花了快半年的期間,各分校從原本的不怎麼願意配合(因為其實分校事情真的也很多),到後來的很熱情的積極配合(坐在櫃臺行銷團隊就會幫你帶人來,只要幫忙一些線下的宣傳及配合就好)現在才有如此系統的運作當中。另外整套系統我們沒有進行任何的外包,因為要做好社群行銷,必須讓公司內的員工來自行操作,才會更有效益。如果你真的想透過社群做行銷,或是單靠透過Facebook或是部落格,看完本文,你有沒有發覺你得做的事情還很多呢?
本系統針對各種不同產業還有不同彈性的作法,只是這部分我就沒辦法一個一個做討論了,但是小黑我設計的這個系統,目前已經用於一些領域,並且確實的操作有效。只是如果你想運用,首先要先讓整個公司的人思維先改變,認同不追求數字只追求收益,並且認同社群行銷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此你今天閱覽完的整套系統才有辦法徹底的運作。

註1:原本的策略是AISAS,但是在社群的年代裡面,加上近年來垃圾及業配資訊太多,人們又逐漸懶得自行過濾資訊,也因此Social有逐漸侵蝕Search的比例之勢,所以在既有的策略上多加了一個"S"。
創作者介紹


留言

熱門文章